关于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何时的争论,已经持续了很多年。有东汉说、唐代说、宋代说、金代说、元代说。但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学者,都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共同点,那就是:中国蒸馏酒作为一种生活饮品的时代是从元代开始的。中国蒸馏酒无论起源于何时,只有到了元代,中国蒸馏酒才成为一种饮品,在嗜好烈酒的蒙古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,迅速发展起来。
关于元代白酒的生产工艺,最权威的记载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。书中载,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其法。用浓酒和糟入甑,蒸令气上,用器承取酒露。凡酸坏之酒,皆可蒸烧。”“近时,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,和曲酿瓮中七日,以甑蒸取,其清如水,味极浓烈,盖酒露也。”
就是说,蒸馏技术一开始是用来处理酸败的黄酒的。黄酒由于是酿造酒,度数比较低,容易酸败。经过蒸馏就没问题了,而且又有另一番风味。后来,这种工艺完全独立出来,专门生产蒸馏酒。中国白酒由此正式诞生。
中国白酒最早的生产工艺几个特点:
一,以“瓮”为发酵容器。“和曲酿瓮中”,是李时珍所描述的中国白酒工艺的第一个鲜明特点。瓮,也即陶瓮、陶缸。即以陶缸为发酵容器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非常重要。现在许多白酒企业说自己的历史有几千年,是鼻祖,是“盘古开天地”,但这些白酒企业从来就没有用陶缸发酵的方法生产过白酒。周恒刚先生在《制酒古典今译》一文中明确提出:“白酒(烧酒)是由黄酒演变而来的。”可以肯定,是否有黄酒生产背景、是否用陶器发酵生产白酒,是中国白酒历史的一块“试金石”。没有黄酒背景的、不用陶器发酵而生产的白酒,一定是后来者。
二、“清蒸清烧”的“清茬法”生产工艺。“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,和曲酿瓮中七日,以甑蒸取,其清如水,味极浓烈,盖酒露也”。这是典型的“清蒸清烧”生产工艺,也叫“清茬法”生产工艺,该工艺为独立发酵法,单独发酵,单独蒸馏,不添新粮。这个方法是白酒最早的生产技术,是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工艺。
三、固态发酵、固态蒸馏。尽管米烧酒、糟烧酒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大类,但是从中国蒸馏酒历史的角度讲,米烧酒、糟烧酒都属于半液态发酵,本质上属于黄酒蒸馏酒阶段。这是黄酒蒸馏酒与中国主流白酒的主要区别之一。只有固态发酵、固态蒸馏,才是中国白酒的鲜明特色之一。在共和国历届所评定的国家名白酒中,没有一个酒厂不是使用固态发酵、固态蒸馏技术的。
在目前的中国名白酒企业中,只有山西汾酒符合上述三个本质特征。也就是说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的烧酒工艺就是汾酒工艺。山西汾酒是最早的中国白酒,是清香之祖,同时也是中国白酒之源。现在的浓香型白酒工艺和酱香型白酒工艺,都是用窖池发酵,用“续渣法”循环发酵。“续渣法”的特点是酒醅经蒸馏后,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新曲入窖发酵,或酒醅直接加入新料混烧后再加入新曲入窖发酵。朱宝镛、章克昌主编的《中国酒经》也认为,续渣法是后来才有的。
清香之祖,就是国酒之源。